7月7日,央行發布數據,我國6月末黃金儲備約2113.48噸(6795萬盎司),增持黃金約21.15噸(68萬盎司)。5月末黃金儲備為2092.33噸(6727萬盎司)。自去年11月央行開啟本輪增持黃金以來,這已經是央行黃金儲備連續第8個月增加,累計增持規模約為165噸(531萬盎司)。
與此同時,世界黃金協會最新發布的《2023年央行黃金儲備調查》顯示,24%的受訪央行打算在未來12個月內增加黃金儲備;各國央行認為黃金作為儲備資產的前景略好于去年,71%的受訪央行認為全球央行的黃金持有量將在 未來12個月增加,而去年這一比例為61%。
2022年11月至今我國黃金增持情況
2022年11月,黃金儲備約1980.359噸,增持黃金約32.036噸
2022年12月,黃金儲備約2010.53噸,增持黃金約30.17噸
2023年1月,黃金儲備約2025.46噸,增持黃金約14.93噸
2023年2月,黃金儲備約2050.34噸,增持黃金約24.88噸
2023年3月,黃金儲備約2068.38噸,增持黃金約18.04噸
2023年4月,黃金儲備約2076.47噸,增持黃金約8.09噸
2023年5月,黃金儲備約2092.33噸,增持黃金約15.86噸
2023年6月,黃金儲備約2113.48噸,增持黃金約21.15噸
調查結果還顯示,在影響儲備管理決策的因素中,利率水平、通脹擔憂和地緣政治風險和去年一樣仍占據前三甲。央行購金的主要動力包括購買國內黃金的數量增加,戰略性調整黃金儲備并使之達到最佳占比;此外,金融市場對危機風險和通脹高企的擔憂也推動各國央行繼續購入黃金。
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EMDE)央行尤為擔心地緣政治對其儲備管理決策的影響,其中多家央行將黃金視為對抗地緣政治風險的方式之一。國際貨幣體系的發展前景變化莫測,EMDE央行對美元霸權的信心明顯低于發達經濟體央行。面對這些趨勢和不斷變化的投資環境,央行購金需求可能會繼續保持強勁。
央行連續增持黃金的舉措,彰顯了對黃金作為重要儲備資產的認可和重視。這一舉動不僅為穩定金融市場提供了有力支持,也鞏固了國家金融體系的韌性和穩定性。黃金作為安全避險資產,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可能得到更多認可和需求,為投資者提供多元化和穩健的資產配置選擇。